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兰台要闻

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民族团结之花绽放雪域高原——西藏从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5-09-12 来源:中国档案报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从1949年中共中央决定进藏到自治区成立,不仅是西藏经历巨大变革的16年,也是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6年。实现和平解放、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实行民主改革和正式成立自治区,是这段历史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签署“十七条协议” 促成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为粉碎帝国主义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完成对全国大陆的解放,毛泽东在1949年12月前往苏联访问,途经满洲里时致信中共中央并西南局,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0年1月2日,他致电中共中央、彭德怀并转邓小平等,指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同时明确由西南局担负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主要任务。随后,成立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统一筹划进军和经营西藏的工作。西南局拟定由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担负入藏任务,并得到批准。

在积极准备进军的同时,中共中央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确定了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950年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谈话中公开提出,西藏地方当局应派代表团来京进行和平解放的谈判。5月17日,中共中央指示西南局并西北局:“在解放西藏的既定方针下和军事进攻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以加强政治争取工作,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提出的条件,只要有利于进军西藏这个基本前提,在策略上应该使之能够起最大限度的争取和分化作用。”29日,批准由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起草的关于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十项条件,内容包括“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大家庭来”“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现行各种政治制度维持原状概不变更”等。

然而,中共中央政治争取西藏地方当局的努力,却遭到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拒绝和破坏,他们阻止、软禁甚至杀害中央派出的劝和代表,同时加紧向入藏的咽喉要道昌都地区增派藏军,企图以武力阻挠人民解放军进藏。为打击分裂势力,促使谈判早日进行,中央军委部署进藏部队于10月发起昌都战役并取得胜利,为促进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昌都战役后,西藏统治集团内部分化,主张分裂的摄政达扎失势。在中共中央的争取和西藏上层爱国力量的推动下,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终于同意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

1951年,西藏人民和进藏部队在布达拉宫前载歌载舞,欢庆和平解放。  


选自《中国共产党90年图集》

经过充分协商和讨论,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5月23日正式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其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部分)。

中央档案馆藏



成立自治区筹委会 工作进入新阶段

和平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帝国主义的挑拨、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破坏,以及西藏各族群众对我党和人民解放军缺少了解,当地各项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

人民解放军进藏巩固国防,藏军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中央人民政府在当地设立军政委员会和军区司令部,都是“十七条协议”所规定的内容。但在1952年三四月间,拉萨发生了非法组织“人民会议”制造的骚乱活动。在地方政府代理司伦(即达赖之下的最高行政官职)鲁康娃和洛桑扎西的煽动下,反动分子强烈反对改编藏军,提出人民解放军“迅速撤出”西藏,并组织武装包围西藏工委驻地。4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指出:“目前不要改编藏军,也不要在形式上成立军分区,也不要成立军政委员会。暂时一切仍旧,拖下去,以待一年或两年后我军确能生产自给并获得群众拥护的时候,再谈这些问题。”“我们在目前不仅没有全部实行协定的物质基础,也没有全部实行协定的群众基础,也没有全部实行协定的上层基础,勉强实行,害多利少。”中共中央虽然基于西藏的特殊情况作出了一定妥协,但也强调必须借这次无理骚乱,尽可能痛惩反动分子。至1953年底,随着筑路、生产、统一战线等各项工作的开展,西藏的经济、政治形势取得好转。

1954年9月,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共同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随着全国各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的撤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被写入宪法,以及3年多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毛泽东向他们提出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筹委会”)。后经各方共同协商,1955年3月9日,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明确自治区筹委会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宪法规定、“十七条协议”及当地的具体情况,筹备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4月22日,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派出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团长的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开展慰问。他在会上指出:“这是西藏民族团结进步道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又一次光辉的胜利。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以后,西藏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9年多时间里,自治区筹委会为自治区的正式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废除封建农奴制 迈入历史新纪元

“十七条协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情况,中共中央对当地民主改革一直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1956年2月12日,毛泽东在同藏族人士谈话时说:“什么时候进行,由你们自己去决定。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要由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下决心,要由西藏的僧俗官员和寺院里的喇嘛、堪布们决定。”

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在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改造高潮,邻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或积极准备民主改革的形势下,西藏工委也急于开展关于民主改革的宣传和准备工作,引起西藏上层人士的疑虑与不安。1956年7月,昌都江达地区发生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活动。面对一度紧张的局势,中共中央于9月4日作出《关于西藏民主改革问题的指示》:“对西藏的民主改革,必须在充分做好了准备工作,上层真正愿意改革的时候再去改,并且在改革中要坚决做到少出乱子和不出乱子,否则宁可暂缓进行,而不要去勉强进行。”从当地的工作基础、干部条件、上层态度以及发生叛乱活动的实际出发,认为“西藏实行改革的条件还没有成熟”。

是年11月,周恩来利用出访机会,多次会见达赖,向其转达毛泽东“六年不改”的决定,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不谈西藏的改革”。他权衡利弊后选择返藏。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作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正式宣布西藏“六年不改”的方针。

尽管中共中央作出最大让步,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企图永远保持封建农奴制,于1959年3月10日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叛乱发生后,广大藏族人民要求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愿望强烈爆发出来,实行民主改革势不可挡。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反动分子的叛乱,使西藏问题有了早日解决的可能。中共中央要求“在这次平息叛乱的战争中,必须同时坚决地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以便彻底解放藏族人民群众,引导西藏地区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3月28日,周恩来签署国务院命令,责成西藏军区平息叛乱,并决定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自治区筹委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按照“边打边改,叛乱地区先改,未叛乱地区暂时缓改”的方针,我党领导当地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到1960年底,民主改革基本完成,西藏彻底废除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迈入历史新纪元。



防“左”防急稳发展 自治区正式成立

1960年秋,在民主改革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地方出现了急于试办合作社、急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这些做法让部分群众思想不安,挫伤了生产积极性。11月15日,中共中央在对西藏试办农业合作社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该地区几年之内不应试办生产合作社。1961年1月5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在听取关于西藏工作问题的汇报后指出:“现在要防‘左’防急,要稳,不仅是社会政策,包括民主改革、经济政策、上层改造。现在不考虑社会主义改造。所有干部必须贯彻这个方针。”23日,毛泽东在同班禅谈话时,强调要纠正“左”的偏向,“现在只搞互助组不搞合作社”,要“发展生产,使农民安定下来,生活得到改善”。24日,周恩来在同班禅、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谈话时也强调,西藏要稳定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心是增加生产,这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根据上述精神,邓小平于4月4日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着重讨论西藏工作方针。2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正式提出采取“稳定发展”的方针,从1961年起的5年以内,一切政策都要力求稳妥,防“左”防急。指示中还明确提出今后西藏必须切实做好的六项工作,其中,第六项就是“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西藏自治区”。

自1961年5月开始,在西藏工委和自治区筹委会领导下,全区普选工作由试点到全面铺开。至1965年七八月间,乡、县两级选举基本完成。同时,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西藏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大批民族干部成长起来。正式成立自治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1965年,三代都是农奴出身的尼玛抱起女儿乐开了花。 茹遂初 摄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开幕,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会议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自治区的成立,巩固了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巨大跨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实保障。从此,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