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陈设计的“三个度”
1
亮度
档案是展览的基础,将珍贵档案悉数展出是展览的亮点所在。判断一件档案的珍贵程度,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时代主题或是典型事件代表、采用质料的年代感和书写形式的艺术化程度以及在展览系统中所诠释历史精神的独特性等。西迁档案展在选择展品时首选能够体现中央决策的相关馆藏,如周恩来处理交大西迁问题讲话等档案。为体现档案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展出档案多与其所在卷(件)一体展示。为凸显精神旨趣,展览还强化了历史认知的学术性,如关于西迁方案由全体西迁到主体西迁变化中的争鸣,通过对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高校的文化教育性与社会历史性的梳理,引发公众对交大西迁方案调整的历史及实践价值的辩证思考,增进对西迁精神的情感认同。
2
谐度
展览本质上是人与展品和展览空间的互动,展览设计节奏会直接影响观众的观展效果。西迁档案展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区分详略、主次分明,空间走线选取直角折线走位,结合板块主题内容,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篇章标题由红色、蓝色和棕色来区分过渡,分区展墙背景采用主题弱化色,以反映西迁重大历史事件节点的虚化照片为点缀。不同小板块的故事内容,依托档案挂框、图表挂板和展柜等组合呈现。灯光呈现明暗变化,对珍贵档案和重点内容予以适当光线凸显。此外,根据主题需要,展览还将近年采集的西迁口述档案通过多媒体手段予以呼应呈现。通过多感官、多渠道、多维度色彩传播途径建构,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西迁精神。
3
温度
展览的温度体现在观众对展览的共鸣度上。西迁档案展既注重宏观主线的处理,亦注重细部内容的直观呈现,以更好服务观众观展需要。在宏大或典型事件的呈现上,注重从贴近师生的视角切入、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如展出的“关于交通大学仪器设备编号、包扎装箱、存放交接、开箱验收”的档案材料,直观反映出后勤保障人员对全校仪器设备及物资搬运安装“严格、精确、科学”的态度,还以小见大凸显了学校严谨精致、卓越一流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