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接收时遇到这几种情形,一票否决
“兰台人”——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每周一、三、五坚持分享人事档案知识。
档案接收时候,很多干部都没掌握接收的标准,有没有绝对不可以接(一票否决)的情形?
有的
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档案接收时可一票否决:
一、涂改造假或者装入假证明、假学历等假材料
档案涂改造假严重违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根据相关规定,遇到涂改造假必须要进行严肃处理的,严重的还需要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因此,接收档案时候:
(一)涂改造假情形
有涂改造假情形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有涂改造假却不进行处理,这就是“带病”的档案。不管是转递、交流、提拔等等都是存在风险的。
当档案有涂改造假不处理情形,一票否决,不允许接收。当然如果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核实,确定没有问题,或者有问题,进行处理后,就可以存入档案了。
(二)假材料、假学历
除了涂改造假未处理的情形,档案内出现伪造虚假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假材料情形,也是一票否决。这相当于欺瞒组织,违反纪律的行为。遇到档案内有假材料,接收时必须进行调查核实,问题未查清前不得接收。
二、装错他人材料
这是大忌,A的档案内,装有B甚至C的材料,这是不允许接收的,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规定:转递档案时,原管理单位应当对档案进行认真核对整理,保证档案内容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完整,并在2个月内完成转递。
如果档案内出现其他人员的材料,说明原管理单位压根就没认真核对整理。后果是该同志的档案多了其他人材料,而其他的档案却有缺失了,尤其是缺失重要的材料。
如果发现干部人事档案装错他人材料,应及时联系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三、缺少1997年以来,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任免材料
90年代前,一方面那是对干部的档案管理没那么严格,另外一方面,干部只需要一张调令或者介绍信即可。一直到90年代末,公务员出现后,很多东西都规范了,每次干部的任职,都必须要有任免材料,最常见的就是《干部任免审批表》,之前也有叫《干部任免呈批表》。
任免材料在档案中时不可缺少的,更是一票否决项。毕竟档案内没有这个材料,其任职的真实性就没办法确认,其任职年限和程序都收到质疑。如干部2年内从科员到正科,中间缺少副科级任免材料。这就是存疑。若档案中缺失《干部任免审批表》,将对干部的提拔、调动、调任等审查工作造成影响。
对于缺失此表的情况,可以向组织人事部门申请重新填写,单位核实信息后,需盖章并归档。
四、缺少公务员登记表或者参公登记表
公务员登记表或者参公登记表是公务员身份的象征,是不可或缺,一票否决的,缺少该表,意味着公务员身份存疑。
2006年以来,全国的公务员身份干部都进行了公务员登记,没有进行公务员登记,缺少公务员登记表的,都是有嫌疑的。
这个表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确认了干部(公务员)身份。公务员身份直接影响其提拔晋升、交流以及退休,意义重大。
同样的,延伸开来说,除了公务员,其他干部身份的公职人员,如果档案内缺少证明干部身份的材料,也属于一票否决,如国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却缺少介绍信或者调令等。也相当于其干部身份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