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表示名称,
如国号,年号;
号,表示标志,
如记号,加号,减号;
号,表示等级,
如小号,大号,一号,二号;
号,表示排定的次第,
如编号。
工作中,生活中,
常用“号”表示排列的顺序或代码,
如编号、顺序号、座位号、身份证号、
银行卡号、微信号、QQ号等,
档案工作中 常见的
有 档号、页号、卷号、件号、文号 等。
号,可以是各种代码组成的,archive-01、archive-02……
浩如烟海的档案藏于库房,如何管理?如何找到需要的档案?档案的“号”,讲究有序,有先有后,有始有终,有规律。档案一般以“卷”“件”为保管单位,通过规则而分类,通过编号而计数,各归各类,按序而定,有机组合,就形成档案的身份信息编码,即档号。每1卷(每1件)档案应当只有1个档号,不应重复,更不能重复。档号编制还要遵循一致性原则,需要与馆藏实际相结合,与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保持一致,有先后顺序还要有不同分类。档号,要有档案的特征,全宗是档案的归属,全宗号必不可少;档案要分门别类,类别号不可或缺;档案排列有先后,卷件号要做到连续有规律。档案的类别繁多,不应层层分类,不应类类有号,设置类别号时应当保持稳定,力求简明,便于扩充。档案门类代码不可或缺,二级、三级类别代码应慎重使用,四级、五级应尽量不用。档案门类代码一般依照《机关档案管理规定》《档号编制编制规则》,无需自拟,无需更改。二级、三级类别代码,有上级文件或相关管理办法依据的,应当依据要求设置代码,勿擅自创新。类别号还包括年度、保管期限代码、项目号、机构(问题)代码等,一般年度、保管期限代码是需要列入档号项的,项目号、机构(问题)代码是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有则列,不是所有档案都需要。档号编制是档案规范管理的基础,需要遵循规范,结合实际,三思而定,严格执行。通过档号可以知道档案的数量,通过档号可以掌握档案的分类,通过档号可以知道档案在哪里,通过档号开始进入档案信息化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