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馆风采 | 40载风雨档案路 砥砺奋进铸辉煌——纪念阿里地区档案馆建馆40周年
编者按:阿里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与印度、尼泊尔相邻,是祖国边陲中的边陲。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上的屋脊。
这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气候寒冷且干燥,全年降雨量极少,昼夜温差巨大,冬季漫长且严寒,空气含氧量远低于平原地区,强烈的高原反应,令人难以生存。
尽管上天赋予阿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但这里交通极为不便,阿里距离自治区首府拉萨有1200公里,距离新疆最近的城市也接近1100公里,运输成本高,生活供应十分紧张,艰苦的条件造成阿里地广人稀,对外地人来讲,阿里也始终蒙在一层层厚厚的面纱之后。
同时,阿里又是一片充满英雄传说的热土。1950年,解放军入藏先遣连跨越天险进入阿里地区,为后续部队入藏做了充分准备,同时也震慑了西藏地区的反动势力,为最终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1957年10月5日开通的新藏公路(当时由新疆叶城修建至阿里地区)途径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公路;被誉为“新时代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的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内地援藏干部孔繁森同志1994年在这里因公殉职;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的祁发宝及其战友的壮烈故事也发生在阿里地区……
在这一个个英雄的传奇故事里,我们也看到了高原兰台人的身影。让我们走近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之一——阿里地区档案馆,一睹阿里兰台人的风采,感受他们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务实、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档案馆建馆40周年。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区,奋斗在高原的阿里地区档案馆,40年来,一代又一代雪域档案人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潜心档案事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服务地委、行署决策部署,服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地区档案馆自身建设也取得了阶梯式发展。今天的地区档案馆已发展成为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5个基本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档案馆。
事业初创,开启兰台工作新篇章
1983年以前,阿里地区的档案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长期处于空白,地区档案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随着地区各级领导班子的健全和稳定,各项工作的逐步正规,档案工作也逐渐引起了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地区档案事业呈现出恢复、发展和振兴的新气象。
1984年10月,阿里地区档案馆正式成立,是阿里地区一所地市级综合性档案馆。成立之初,档案馆总建筑面积为307平方米,编制为5人,实有人数为4人,购置了档案柜和必要的办公设备,1984年—1985年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案卷总数2065卷,全宗7个。自1985年地区档案馆将存放在新疆的档案全部安全运回地区档案馆,档案工作人员克服条件差、困难多等诸多问题,在保证档案的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整理,使之达到规范。
2000年10月由河北省援建、总投资539万的阿里地区档案馆在噶尔县狮泉河西路11号动工建设,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现总面积为1773.13平方米,有档案库房12个。截止2023年底,馆藏现行纸质档案91个全宗。其中文书档案9048卷、171327件,形成时间为1951年至今,充分记录了阿里地区和平解放以来的辉煌历程;藏文历史档案1382件,形成时间为1782年至1959年;工程档案10395卷;工程图纸档案2925卷;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影片档案178盘;照片25391张;数码照片11260张;印章303枚;会计档案1042卷;企业退休人事档案127卷;五大教派经书档案800卷;图书资料4万余册;实物63件,其中锦旗实物档案40面,包括2011年胡锦涛同志题词的“祝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牌匾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贺匾,它们凝聚着党中央对西藏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些珍贵的档案,是西藏人民共同的记忆,也是阿里迈进新时代的宝贵财富。
河北省参与援建的阿里地区档案馆大楼
固本强基 铸就档案安全保管荣誉
40年,一代又一代的档案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添置管理设备、加大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业务能力、壮大档案干部队伍......档案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1996年荣获全区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02年通过自治区二级档案馆达标验收,2006年荣获全区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并被评为全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07、2009、2010和2011年荣获中共阿里地委先进集体,2010年晋升自治区一级档案馆,2017年被评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3年被命名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成绩对阿里地区档案馆乃至全地区档案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值得铭记和自豪的。
阿里噶尔县狮泉河镇象雄文化广场
档案接收和征集是档案资源建设的前提和保障。40年来,阿里地区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接收征集工作,档案资源不断丰富,馆藏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帮助下,完成了地区档案馆馆藏全部1382件藏文历史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和数字化加工工作,地区档案馆不断加大对藏文历史档案的保护开发力度,累计完成了287件藏文历史档案的仿真复制工作。
2023年接受西藏自治区地市级档案馆业务综合考评验收现场
随着地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档案的利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日益凸显。自建馆以来,档案馆共向各类单位、个人提供各种案卷6.2万卷,利用人次4500余次,档案工作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教育、人事等领域的服务功能逐渐凸显。同时,阿里档案馆深入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围绕阿里地委行署中心工作、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编撰《阿里档案摘编》,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阿里地区档案馆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开展档案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双套制”进馆工作,不断丰富档案资源,加快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数字档案馆建设,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30万元左右采购数字档案馆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工作部分设备,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为继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时俱进,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步入新时代,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是档案人未来的方向,加快推进档案“四个体系”建设是摆在档案人面前的新任务。
阿里地区档案馆不断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办事流程,简化查档手续,发布查档指南、档案移交要求公告等,不断提高依法治档能力,推地区档案馆档案工作法治化。不断深入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保密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完善保密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人防、物防、技防的针对性,确保了馆藏档案的绝对安全。
让历史发声,为时代留痕。数十载春华秋实,在党中央、自治区和地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阿里档案人团结奋斗、拼搏奉献,使阿里的档案事业实现了质的跨越。苍穹之下,未来已来,阿里地区档案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贡献阿里兰台人的“档案智慧”与“档案力量”。